坚持党校姓党  为党立言发声

抓创新不问"出身"

袁维海 贺海峰

  • 发布时间:2021-04-05
  • 来源:学习时报
       进入新发展阶段,从外部看,我国整个国际环境处于大变局之中,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但在不少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从内部看,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动力源,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就能建立起不受制于人的产业链、供应链。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民营企业或者科技工作者在某些领域卓有建树,但由于所有制属性或者“帽子”、职称、学历、平台等出身问题,得不到足够的甚至是应有的支持,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处于劣势。因此,让抓创新不问“出身”的理念落地生根,在新发展阶段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坚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不动摇。“十四五”时期,应该更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中的各自优势和独特作用,共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所谓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抓创新不问“出身”,说到底还是要靠改革来打破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尤其是只问“出身”不问本领的陈旧做法。
  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政府相比,企业离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和未来变幻莫测的科技前沿最近,企业是市场信息变化的第一个接收者,对市场信息、市场需求最为敏感。近年来,我国市场化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仍有不少障碍和问题,比如市场体系还不健全、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范围有限,等等。有必要通过深化改革扫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观念和利益羁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消除“强政府、弱市场”思维的负面影响,真正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确保规则公平、机会公平,避免过多的人为干预。
  建立健全高科技产业人才服务体系,让优秀人才近悦远来、放手一搏。人才是科技创新和高科技发展最重要的要素资源。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说,“什么都可以不争,人才不能不争”。华为强调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放眼全球不惜重金延揽各类人才甚至是“奇才”“怪才”。但也毋庸讳言,像这样重视人才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尚未形成普遍潮流。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人才无序竞争、“帽子”满天飞,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较为突出,部分企业和科技工作者追求“短平快”效益的浮躁现象广受诟病,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甚至“麻雀东南飞”。为此,必须做到“人才不问出身,英雄不问出处”。这就需要坚持不设门槛、不论身份、结果导向的原则,通过悬赏制、赛马制、军令状等方式汇聚“最强大脑”,让科研攻关者保持定力、心无旁骛、放手一搏,把科技人才的巨大创新潜能充分激发出来。
[网络编辑:刘军平]